最近,一個愛心滿滿的中途人與一個助狗成痴的送養人間的矛盾讓我覺得這世界怎麼每天都有怪事發生。

 

 

   中途人是我以前的客人,幾週前她發mail給我,請我代為轉po領養訊息,被中途的小可憐是一隻遭到遺棄的黃金獵犬,在溼冷的山路上被送養人拾獲。經過一番治療與照護,五個月後在論壇上開放認養,我那位客人去年遭逢喪狗之痛,眼睜睜看著強壯的拉布拉多在自己的懷裡嚥下最後一口氣。相隔一年後,她找回養狗的勇氣,主動要求中途這隻可憐的黃金,期間她曾帶著狗兒來苗栗找我,看著她們之間的互動,我原先想領養這隻狗的想法頓時煙消雲散,只有最真心的對待能呈現出彼此的親密,短短數週的時間,這隻黃金獵犬在滿滿的關愛下,認定了牠唯一的媽媽。

 

 

   送養人的愛心筆墨難以形容,他不間斷的救狗助狗,即便散盡家財也力求讓拾獲的每隻狗兒獲得最佳的照護。每個送養人都是一樣的,他們救回別人視如草芥的生命,用金錢用愛心灌溉狗兒的心靈缺口,替這些曾被遺棄的動物尋找最理想的認養家庭是他們最為堅持的原則。但往往,送養人與領養人間觀點差異總會形成摩擦與衝突,每個送養人都希望能時時追蹤狗兒被領養後的近況,可能是用電話也可能是親自登門查訪,然而,卻不是每個領養人都能接受將自己與狗兒攤在太陽底下接受檢驗的感受。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飼養方式,除了最初保證絕不施虐絕不遺棄外,人與狗之間的親密互動往往只有當事人最明瞭。

 

 

以我領養阿咪的經驗來說,或許是因為阿咪是一隻米克斯也沒有坎坷的命運能被關注,大大免除了過多被放大鏡檢驗的機會,自領養至今我也只有上站報告過三次阿咪的近況,然後,就依照自己隨性的方式飼養,不會有人來問我狗過得好不好,也不會因為一點點小病痛而被質疑未盡心善待。這點我始終是很慶幸的,因為我也是很懶得將自己的日常瑣事公諸於世的人,所以,在同理心發酵下,我是比較支持那位客人不願被過多干涉的想法。

 

 

這兩人之間的觀念始終無法達成共識,於是送養人提議將狗帶回自己照顧,中途人並不想採納歸還狗兒的建議,不是因為這隻狗多美多棒,也不是擔心換個領養人後狗就會遭到虐待,而是,如果我們把自己想像是一條狗,當我們好不容易從被遺棄的惡夢中醒來,好不容易在眼前這位母親的眼裡看見了自己享有疼愛的模樣,當我們習慣了家的擺設家的氣味,怎麼能…再次將這些習慣從我們生命中奪走?

 

 

怎樣的對待才是最好的?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詮釋,不論對錯不論狗是否喜歡,人類一旦決定了對待的方式,都自認狗沒有拒絕的理由。一隻狗從出生、找到主人、長大、生病、走失或遺棄、直到死亡……始終都是人類支配著牠們的命運。出生不是自願的,牠們也沒有選擇主人的權利,只有被挑選的份。長大是必然的,但個性及習慣也不是牠們與生俱來的。走失或遺棄沒有宿命論這回事,只有人類的私心能左右生命的方向。

 

 

愛與不愛,好或不好,真的不是人類自己說了算,當受傷的心靈逐漸在幸福中癒合,送養人與收養人是不是都能各退一步,畢竟故事的主角不是拉鋸的兩方,而是那隻殷殷期盼幸福的狗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